巴塞罗那为何迷人?
2018/04/28

  刚开始学西语时,就被西班牙人民戏剧般夸张的热情感染了。每次老师走进教室,大喊一声“chicos”,我总有种老母鸡召唤一群“chickens”的喜感。更喜人的是,其他班一名老师来借东西时,总是旋风一般推门而入,明星一般和每个人热烈打招呼,还不忘指着教材首页上一张酷帅的照片得意地说“这是我啊”,然后旋转着离开。

  当时我想,这果然是一个燃烧激情的民族啊。然而真正生活在这个灿烂的地中海城市,才发现这里并非如我想象那般热烈疯狂,尽是惊心动魄的奔牛节、火红喧闹的番茄节,或花团锦簇的狂欢和深歌热舞的弗拉门戈。

  至少,巴塞罗那的加泰罗尼亚人不是这样。他们的民族性格更为沉静理性,少了些热情奔放,多了些勤勉认真,但骨子里闲适乐观的性格还在。这个城市的底色,也是“温暖”而非“热烈”的。这种暖不是因为常年明媚的阳光,而是从心底升腾起的善意。

  遇到邻居,她会主动打个招呼,给你留着电梯门或楼下大门。和路人擦肩,她会满怀笑意地逗逗小孩子,说一句“真可爱”。行人来到路口,总会遇到车让人;开车在路上,则永远是车让车,心里不会莫名攒着一团火。听到救护车鸣笛,整条路上的一长串车同时都慢下来,空出一整条快速通道……

  渗透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的种种细节,构成了一个城市的质感。冷还是暖,淡漠还是温厚,都清晰印刻在每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举手投足之间。这种人与人之间天然的信任、尊重和关切,历经百年甚至千年的累积积淀,同样也会滋养一代又一代人的性情与姿态。

  与这种文明一道没有中断而始终延续下来的,还有对艺术的呵护和培育。高迪、毕加索、米罗、达利、塔比埃斯……在世界艺术史上,一连串极具分量的名字都与巴塞罗那紧密相连,很多艺术大家或鬼才们在这里土生土长,高迪更是一生不曾离开。

  一直以来,很多人心中都有一个谜:这片土地究竟有什么神奇,可以孕育如此多的巨匠,承载如此深厚的艺术成就?

  或许是因为自由的空气。

  纵观任何时期与国家,最枝繁叶茂生机盎然的艺术花朵,无不孕育于自由宽松的土壤。这里也不例外。历史上的西班牙,几乎一天也没有封闭过。即便在二战后,被联合国的决议围困时;即便在弗朗哥统治时期,他明知开放可能对制度带来冲击,也还是没有选择自我封闭。

  正如现在,走在人流如潮的兰布拉大街,看着那里由吉他手、非洲鼓、南美舞蹈、“真人雕塑”汇聚而成,百花齐放热闹非凡的街头艺术,还是能强烈感受到这些艺术家乃至一个民族由身至心的自由和舒展。

  或许是因为近乎极端的保护。

  这里不可能有大尺度、大规模的拆迁,也不可能因为一个人、一句话或一个数字,将成百上千年的历史记忆和文化骄傲瞬间付诸于轰隆隆的推土机,埋葬于喧嚣的烟尘中。

  巴塞罗那政府将所有建筑划分为四个等级,等级越高的建筑通常年代越久,受到的保护也更为严格。在这里,即使你只是想抹掉一间老房子里的壁画,也要付几万欧元的罚金;建筑外观必须保持原有面貌,简单的粉刷也要向相关部门备案,粉刷颜色要和外墙原来的颜色一致。

  精心严格的保护,使文化遗产和建筑风格得以统一而完整地保留。高大的罗马城墙、辉煌的国王宫殿、优美而狭长的深巷、锁住千年历史的修道院……穿行在古老与现代交相辉映的城区,很容易就被一种深厚的历史感所击中,也很容易就想起,为保护城墙牌楼而四处奔走,为拆毁古建筑而痛哭的梁思成。

  一个城市之所以迷人,还因为她是一座“人”的城市。追求均质、平等、开放,而不是“宏大叙事”的规划、“英雄主义”的建设,这是巴塞罗那城市系统最令人叹服的特点。这个城市俯拾皆是的小公园、小广场、社区图书馆,也是这种朴实理念的体现。正是这样的出发点,在过去百余年间,深刻影响着每一位市民生活的品质。

推荐给朋友:   
全文打印       打印文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