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高迪
2016/12/10

  面对高迪的作品,就像站在大海前,那一片强大、奔袭而来、甚至有些深不可测的美,让人无从描绘,也无法招架。

  站在圣家堂前,这样的感觉尤为强烈。

 

  这里有一种鲜明的对比。在高迪手中完成的作品,质地、形状、光线、力量、节奏……所有一切都表现出一种拼搏后的胜利,人的精神在升华,粗糙物质组成的世界转换成一种上升的力量。

  至于那尚在续建的圣家堂工程,却再也没有那种“不怕做不完”的精神。就像《红楼梦》的后四十回,菜肴中竟然出现了大鱼大肉,再也写不出真正的繁华。

  有人说,高迪站在了两个不同时代的门槛上。的确,他不可复制,也独一无二。

  他要塑造整个宇宙

  高迪执着于发现、表现并再现一个完整的宇宙。在74年的生命之旅中,他唯一乐此不疲的只有两件事:一是观察研究大自然;二是以建筑为载体重现大自然。

  26岁时,高迪曾在日记中写道:“大自然显现在我们面前的景象从来都不是单调、统一的,在色彩方面不是,在植物、地貌、地形等方面也不是,在动物王国里更不是……”

  高迪很早就认为建筑不仅需要配上色彩,更要遵循大自然的规律。他的作品时常让人联想到大自然中的植物和海洋动物,但却更加优美。

  “直线属于人类,曲线属于上帝”。他认为自然界没有僵硬的直线,因此他的建筑物中也鲜有笔直的元素,所有的柱体都与曲线、弧度天衣无缝地融为一体。“艺术必须出自于大自然,因为大自然已为人们创造出最独特、美丽的造型。”

  高迪第一次用曲线线条取代直线线条,是在随心游乐园这一建筑作品上。他用碎片瓷砖和玻璃陶瓷作为装饰材料,来覆盖外墙面,从而极好地贴合了那些不规则的曲面。

  海浪的弧度、海螺的纹路、蜂巢的格致、神话人物的形体,都是他酷爱的表达思路。他那打破常规欧陆风格的建筑,使巴塞罗那成为一座梦幻之城。

  高迪有一双神奇的“大手”,能随心所欲地将沉睡的建筑唤醒,使地面或墙面振奋。在他的塑造下,建筑被赋予生命,有了自己的“表情”和“情绪”。

  他是开创新艺术运动的天才

  天才之路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童年的孤独、无法解释的天赋、遭遇的嘲笑和误读。这些高迪都曾经历过。

  因为腿有残疾,小时候的高迪常常离群索居,那些观察蜗牛壳的漫长时光,让他与大自然更为亲近,也拥有了更丰富的直觉与想象力。由于祖父和父亲都是铁匠,他的动手能力过人,毕业后被认可的第一件设计作品也是铁制路灯。

  青年时代的高迪还是个衣冠楚楚的公子哥,但中年之后却对衣着打扮、生活条件、社交活动等失去兴趣,日益沉浸于设计创作和自己的精神世界。他的艺术风格曾备受质疑,法国《建筑》杂志贬低高迪的建筑“充其量只是冷饮商和糖果商的把戏”,巴塞罗那建筑艺术界甚至要求“彻底销毁”高迪的“怪诞”建筑,称“高迪是巴塞罗那的奇耻大辱”。

  高迪在建筑学校毕业时,校长曾经感叹:“真不知道我是把毕业证书发给了一位天才还是一个疯子!”历史最终回答了这个问题——他的作品有17项被西班牙列为国宝级文物,7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他倾注毕生心血设计的圣家堂至今尚未竣工,是世界上惟一一座未完工即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建筑。

  高迪开创了无数先河:他是欧洲第一位懂得运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造型创作的建筑师,也是花园住宅小区的先行者;他将手工艺技术发扬光大,创造了加泰罗尼亚式的拱顶建筑建构,现在被普遍用于蜡烛吊灯和其他照明处;他还是形态雕塑的鼻祖,甚至为材料绘画的产生了灵感。

  巴约之家:整个大楼的承重不在主墙上,而由柱子来承担,大胆开创了立柱承重结构的先例。这在今天看来也很科学实用,因为随时可以推倒隔墙,扩大空间。

  马略卡大教堂:创造出自成一体的彩绘玻璃建造技术,用三原色印刷术代替老式的彩色玻璃。

  有人说:“高迪是近代建筑史上最牛的建筑师之一,在没有玛雅和犀牛等3D软件的年代,高迪设计了一系列用 PKPM 都难以画出施工图的房子。施工队都抱怨高迪的东西超难建造,因为高迪是习惯直接做模型的,他的房子基本上不能用图纸来表述,要画图的话可以有N个不同的平立剖面。”

  正如贝夫斯内在《现代设计的先驱者》中所说,“高迪是新艺术中最具重要意义的建筑师,是唯一一位开创这场新艺术运动的天才。”

  天才之谜

  奎尔公园:充分表现了这个世界上力与美的两种对比。倾斜的柱子撑起岩石般的檐廊,树型的柱子撑起挡土墙延伸而上,就是以岩石堆砌而成的当地农村妇女形象,侧影如削壁。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公园的另一角,在闲情逸致的广场上放置着用细碎陶片拼贴而成的长凳,似水波般变幻起伏。

  巴约之家:其正立面让人想起莫纳的“白睡莲”。不规则的圆形,墙面上多变的色彩(紫罗兰色、丁香花色、蓝色和绿色),摩尔特色的美妙烟囱,流线型天顶和扶手栏杆等构成了巴约之家的最大特征。这也许是高迪作品中最具现代派风格的杰作。仅这一部就足以使他成为现代派艺术运动中的巨匠。

  在欣赏高迪的一幅幅作品时,我心里涌出了很多疑问:他惊人的才华和创造力来自何处?在个人成长历程中,哪些因素和精神养料在交织作用?他为何有突破窠臼的勇气和智慧?尽管这些都能用“天才”这个词来解释,但这样的答案不免有些苍白。

  我试着去寻找。高迪捕捉信息的速度之快可以与巴尔扎克相提并论。巴尔扎克可以在极短时间内描述上千个地方和情景。高迪也具有这样的天赋。一些迥然不同的思想潮流都融汇在他的思想中。他在学习历史的同时也学习“自然”,吸收了丰富而有价值的养料。比如巴雾·米喇提倡的“将艺术融入到生活之中”,比如海克尔的“宇宙生物论”……

  高迪有着矛盾的性格特征,他所设计的建筑也体现着充满矛盾而又备受压抑的个性,有时他的创造就像惊涛骇浪中的搏击抗争。这种内在矛盾,正是高迪进行创作的原动力。

  高迪的设计充满复杂性,这是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交织的结果。传统主义和现代主义,地中海风格和内陆风格,日耳曼风格和非洲风格,这些交织的特征都可以在高迪作品中找到影子。高迪通过这些作品表达了自己的信仰: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是美的,神圣的

  除此之外人们认为,对高迪天赋的最好解释莫过于他努力接近上帝。他所拥有的巨大的创作天赋,使他内心深处一直感到是自己是神圣家族的成员之一。

  高迪每天都要去教堂聆听上帝的教诲。1926年6月7日黄昏,他像往常一样刚刚走出圣家堂工地的一刹那,被一辆电车撞倒。他将人生的最后43年,都投身于圣家堂的建造,创造了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也成就了自己毕生纯粹的追求。

推荐给朋友:   
全文打印       打印文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