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难忘的加区友人
2020/05/07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让2020年成为极不寻常的年份。人类经历了二战以来最大的全球性危机,惶恐和焦虑成为许多人内心最直接的感受。现实无法逃避,唯有团结一心,迎难而上,才能化危为机,赢得未来。

  “沧海洪流,方显英雄本色。”非常时期,总要有人站出来,帮助大家辟除谣言,消除偏见,理性面对,树立信心。在中国,他们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是九千万中国共产党员,是无数冲锋在前、顽强拼搏,甘于奉献、不怕牺牲的一线工作者。在他们的带领下,全国各族人民高举抗疫斗争的旗帜,吹响共克时艰的号角,有效遏制了国内疫情,积极参与国际抗疫合作。在世界,不同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专业人士、医务人员、社区服务者、新闻工作者和政策制定者传递科学的建议与正义的声音,在知识普及,救治病患,反对歧视,凝聚人心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些时代先锋给予世界各国人民的是信仰、关爱和榜样的力量,让我们有勇气迎难而上,同舟共济,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强有力地结成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为驻巴塞罗那总领馆的一员,我亲身参与到中西共同抗疫斗争中来,可谓“不幸经历疫情,有幸见证合作”。工作中,我接触了许多可敬可爱的人,遇到了不少令人难忘的事,这些均促使我进一步历练和成长。

  一、德高望重的雷诺

  佩德罗·雷诺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欧方名誉院长和创业学教授。1982年,他初到北京,看到了中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决心投入中国教育事业,将工商管理硕士课程引入中国大陆。1995年,时任中欧学术委员会主席的雷诺推动欧盟资金援助,在上海创办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为中国培养了大量经济界人才。2012年,他作为外国专家参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首场外事活动并发言。今天,这位曾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奖”、上海市“白玉兰荣誉奖”的老人依然不辍笔耕,致力于中西合作,大力支持“一带一路”建设,驳斥世界经济中“逆全球化”、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等短视行为。

  疫情发生后,他洞察到市场上的“悲观”情绪,主动参加多场经济研讨会,传递信心,提出建议,特别强调他相信中国和世界有能力度过难关,化危为机。大约每隔两星期,我们就能在当地主流媒体《先锋报》的评论版上读到他的文章。那些紧跟形势、慎思明辨的文字常以西班牙语或加泰罗尼亚语动词进行时作为题目,具有鲜明的风格和强大的感召力。

  他写道,中国应对疫情的措施是迅速的、有效的。中国政府和人民将疫情防控作为当务之急,团结一心,果断处置,及时扭转了危机,恢复了经济社会的活力。他高度评价中西友好合作关系,多次提到中国社会各界向西班牙捐赠防疫物资,呼吁人们在重疫面前守望相助。他发自内心地向疫情中无私奉献的医务人员表达敬意,与西班牙IESE商学院的同事和学生们一起,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和当地华商企业从中国寄给他们的口罩和防护服捐给了巴塞罗那新冠肺炎定点医院。

  信心带来机遇。这既是经济学领域的重要原理,也是我们面对人生中各类风险挑战时的真谛。雷诺教授用他渊博的学识和人生阅历向经历过疫情“大考”的人们提供着最宝贵的智慧。

  二、义利并举的巴托梅乌

  今年2月15日,巴塞罗那诺坎普球场在草坪中央用中英文打出“同心战疫,命运与共。Stronger, Together!”的标语。作为西甲联赛的特殊安排,巴塞罗那俱乐部(简称“巴萨”)与赫塔费俱乐部两支球队运动员携22名身披“中国加油”字样球衣的当地华侨华人儿童步入绿茵场,看台上掌声雷动。此前,巴萨官方发布,经董事会商议,决定声援所有中国人民以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人们,呼吁全社会拒绝歧视,共抗疫情。继巴萨之后,越来越多的足坛豪门采用抗疫主题入场式,受人追捧的球队和明星相继成为鼓励大家积极抗疫的象征和使者。而这一切,与巴萨现任主席巴托梅乌密不可分。

  巴托梅乌现年57岁,是出色的西班牙企业家,曾在改革开放之初来华工作。2014年,巴当选巴萨主席,重视将俱乐部的商业价值与社会影响力相结合,在公益事业方面做了大量投入。2016年起,巴萨每年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捐款200万欧元,俱乐部将每件球衣都印上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标志。

  为推动中西体育合作,林楠总领事多次邀巴来馆做客。会见时,巴津津乐道地回忆起年轻时在中国的经历,介绍俱乐部开拓中国市场所做工作,表示巴萨愿利用自身优势帮助中国足球事业发展。

  回到那天的比赛现场,巴托梅乌早早在看台贵宾区等候林总的到来,主动邀林总合影并安排记者报道。他用汉语大声喊出“中国加油,武汉加油”,表示疫情不分国界,是人类共同的敌人。林总提议与巴共同看望参加入场式的华侨华人儿童,巴欣然同往,利用赛前10分钟走进不对外开放的运动员区,和林总向小朋友们问好,与其亲切合影,鼓励他们热爱运动,团结协作。

  巴萨赢了这场比赛。球队破门时,西装革履的巴托梅乌兴奋得像个孩子。在他的带领下,巴萨秉承“不止是一家俱乐部”的精神,继续赢得世界的尊重。在巴萨的推动下,西班牙乃至国际社会更加理解、尊重和支持中国人民的抗疫斗争。人们也因此更加坚信,团结和行动必将成就最终的胜利!

  三、可敬可爱的普汉特

  何塞普·安东尼·普汉特是西班牙加泰罗尼亚自治区(简称“加区”)卫生厅国际合作处处长。这位64岁的老绅士总是打着领结,揣着金笔,出席总领馆招待会时甚至会穿上燕尾服,很难想象他曾于1993年作为队医同西班牙登山队征服珠穆朗玛峰。疫情发生以来,总领馆与加区卫生厅保持了密切的沟通,往来邮件和见面最多的就是这位普汉特。

  2月初,我根据馆领导安排向普发邮件咨询当地卫生部门防控举措、就诊流程和对新冠肺炎的判断。普用十分礼貌措辞及时回复,并承诺将邀加区疾病防控方面的专家一同与总领馆官员面对面沟通。附件中添加了卫生厅地图,上面有他用那支金笔划出的进出线路。

  我们按图索骥来到卫生厅,普和他的同事热情接待,桌上还摆了五星红旗和联合国的旗帜,我不禁庆幸自己打了领带。一番寒暄后,普为我们介绍他所了解的信息和看法。他说,疫情在中国发展得很快,但中方的行动更加果断,并及时向国际社会分享了宝贵经验。总领馆为保护中国公民健康安全认真履职,积极工作,比其他国家常驻机构做得更多、更好,值得称赞。加区重视疫情防控,为保证医疗系统有序工作,考虑采取电话接诊、上门检测、重症住院、轻症居家的处理方式,马上就会发布公民防疫指南。他认为,比病毒更可怕的是谣言、歧视和种族主义。卫生厅坚决支持国际抗疫合作,除治病救人,还要在消除社会恐慌情绪方面尽到责任。馆领导提出,希望卫生厅能及时向总领馆反馈中国公民确诊及入院隔离人员情况,他认真记录下来,表示将积极配合。次日,普发来邮件,提供了加区公民防疫指南并同意我们尽快将之译成中文,随信附上疾控中心联络员的电话和邮箱地址。

  3月初,我再次陪同馆领导会见了普汉特。他背起了一头银发,依然精神十足,但明显瘦削了一些。疫情期间,他和卫生部门的同事面临着巨大压力。他们的坚守,体现了公职人员的责任心和卫生人员的专业性。他们面对疾病的冷静、严谨、务实、奉献,让人倍感踏实。

  四、热情似火的贝晓娅

  贝晓娅原名Begoña Ruiz de Infante,Begoña意为“秋海棠”。她在上世纪80年代旅居中国,在北京学习中文,并给自己取了这个好听的中文名字。回到西班牙后,她利用自己的语言优势开展翻译、文化交流等志愿服务,现受聘于巴塞罗那市政府。

  贝晓娅工作的巴塞罗那扩展区居住着许多华侨华人。贝同他们保持着良好关系,熟悉华商经营的每一家店面,热心帮助侨胞融入当地社会。多年来,巴塞罗那春节庆祝活动在扩展区举行,逐渐成为这座西班牙城市充满中国元素的另一张名片,这其中,少不了贝晓娅的付出。由于她经常活跃于侨胞和中国留学人员参与的各类活动,主动帮大家出谋划策,与总领馆算是相当“熟络”了,我们有一些问题,也经常请教这位“老朋友”。

  受疫情影响,2020年“与巴塞罗那共庆新春”活动被迫取消。面对当地市政府和社区一些人员的不解,贝晓娅协助侨界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今年2月,为消除偏见,支持中国抗疫,她帮助侨胞组织“信心中国”义演活动。欧洲疫情暴发前,为提振有关行业信心,减小疫情给餐饮、服务业带来的消极影响,林楠总领事与巴塞罗那市长等共同走访了扩展区华商经营的中餐馆、超市和旅行社,她便主动承担起向导工作。贝晓娅说:“这是我们的街区,西班牙人和中国人共同生活的地方。我们一定会相互帮助,共度难关。”走访结束时,她还主动帮着从中国超市挑了几个柚子,让店主送给市长。不知不觉,多年与中国人打交道的她已经养成了“礼尚往来”的习惯。

  当地疫情严重后,贝晓娅仍未闲下来,先是为实现华侨华人向当地政府捐献防疫物资牵线搭桥,后是主动帮助华商了解全国“警戒”状态下企业经营的相关规定。她将有关法律法规译成中文广而告之,还联系了西班牙驻上海总领馆,帮助宣传上海医生防疫在线讲座和咨询。侨界称赞她有着一颗“中国心”,她笑着说我们都是“一家人”。

  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同加区、同西班牙、同世界的合作从未止步。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却也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风雨同舟,荣辱与共。上述四位令人印象深刻的加区友人,是海内外携手同行,全世界共同抗疫的缩影。每天晚上,当人们相互鼓励的掌声响彻西班牙每一条街道,我便感觉到,只要我们汇聚善意、智慧与能量,就一定能战胜疫情,迎来明天灿烂的阳光!

推荐给朋友:   
全文打印       打印文字稿